2016-03-28 發布者:
摘要:海螺與日本川崎重工合作,研發出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窯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統,有效解決了垃圾填埋占地、污染環境的難題,其工藝與技術指標居世界領先水平。石門縣投資8000多萬元的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理生活垃圾項目,從規劃、立項、設計、報批、建設到竣工投產,僅用了10個月。項目投產后,可日處理垃圾200噸,做到“吃干榨盡”零排放。
11月23日,記者在距石門縣城30公里的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看到,數十臺垃圾運輸車將一車車垃圾倒入全封閉結構的水泥窯協同處理城市垃圾廠房的坑里,然后由兩個大型機械抓手把這些垃圾送入焚化爐。焚燒中產生的熱能用于發電,廢渣用作生產水泥的輔料。據了解,這個項目自今年11月初投入試生產以來,已處理生活垃圾2200多噸,節煤150噸,減排二氧化碳320噸,減少占用土地0.6畝以上。
近年來,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石門縣把城市固體廢棄物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置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在優化產業布局、推動轉型升級的同時,引進安徽蕪湖海螺投資有限公司的項目,采用水泥窯與氣化技術相結合的方式處理生活垃圾。海螺與日本川崎重工合作,研發出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窯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統,有效解決了垃圾填埋占地、污染環境的難題,其工藝與技術指標居世界領先水平。
據介紹,該系統主要由供料、垃圾氣化、灰渣處理、垃圾污水處理等部分組成。與現行垃圾處理方式相比,有以下優點:解決了生活垃圾分選問題,簡化了處理流程,降低了投資成本;將新型水泥干法線與氣化爐焚燒相結合,垃圾焚燒中產生的二惡英大大少于歐盟制定的排放標準含量,有效防止了惡臭擴散,并對垃圾中的污水實現了無害化處理;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垃圾焚燒產生的熱能用于發電,廢渣全部用于水泥生產,有效實現了資源綜合利用。
石門縣投資8000多萬元的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理生活垃圾項目,從規劃、立項、設計、報批、建設到竣工投產,僅用了10個月。項目投產后,可日處理垃圾200噸,做到“吃干榨盡”零排放。不僅解決了石門及周邊縣市生活垃圾集中處置長期停留在簡易填埋、堆放階段的問題,有利于環境保護,也促進了經濟發展,實現了多贏。
——摘自《數字水泥》